公告 Notice

团情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疫情防控】陶大学子抗“疫”作品选推 (第五期)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让青春在抗“疫”中闪光

发布时间:2020-04-12 22:43:43浏览次数: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让青春在抗‘疫’中闪光”

防疫网络宣传作品展示(部分)

视觉类作品

海报·《守护武汉》

设计艺术学院2018级  视传专业

姚舒恒


海报·《武汉加油》

信息工程学院2019级  应用统计学专业

程慧娴


海报·《战疫》

设计艺术学院2017级  动画专业

张艺

海报·《面对》

信息工程学院2018级  数字媒体技术

周亚楠

文学类作品

别怕,都在

一边是

豪客满座,宾酒尽欢

觥筹交错不复醒

一边是

医护疲倦,病客无言

可闻无言叹息声


一边是

阖家欢乐,万家同庆

烟火炮竹声声催人醉

一边是

争分夺秒,刻不容缓

抽噎叹息句句揪心肺


一边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众志成城扛难关

一边是

紧闭家门,不再走访

沆瀣一气防病毒


武汉,你不要怕,我们都在

农业发展好的江西在,

有十三太保的江苏在,

福满八闽的福建在,


大家都在,都在,

华夏儿女在,炎黄子孙在

外籍华人在,华籍美人在

医生护士在,家人朋友在

大家都在,都在


武汉,你要相信

福来昌胜,江河安宁

三山相护,必会无恙


今日已是正月中旬

春暖花开

不远矣

管理与经济学院2019级  财务管理专业

郑寒琪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我想,大抵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英雄梦。

对于英雄的幻想,或是存于金庸小说中武功高强、劫富济贫的侠者,或是仙侠故事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神明,又或是漫威系列电影中拥有各种超能力的英雄。英雄款式各异,共同点却鲜明统一,拥有高于常人的能力却没有人性的缺点。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成为不了这样的英雄?年少童真烂漫,到后来经历社会沧桑,慢慢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超能力,也放不下念想。于是乎,我们渐渐将其深藏于心底,归于平淡的生活。长大,隐藏,以成熟老练代替,这个社会不免显得冰冷凉薄。正如狄更斯落墨于《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正直登天堂,人们正直下地狱。”时间的齿轮慢慢转动,历史正在书写。

2019年12月8日,武汉市民就诊,疑似出现27例感染。此后,新型冠状病毒更是来势汹汹,2020年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全国抗疫战正式打响。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战于疫情一线,端的是一身胸怀天下的国士无双;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医者轩昂;青春正当的女孩褪去华裳,剪短青丝,坚守战场,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妆。还有那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们,奔走于抗疫一线,他们何尝不知疫情难料,生死茫茫,可国难当下,血脉滚烫,他们眸里只有呻吟的国土,啜泣的病患,他们明白,舍弃小我,是为了大国安然。

何谓英雄?人民日报时评是这样解释的,“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平凡和伟大从未分割,平凡出于伟大,伟大出于平凡。越是一发千钧,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人性的平凡而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君可见,武汉居民停住回乡团聚的脚步,自我隔离,自我防护;君可见,千余名建筑工人24小时连轴轮班施工,高质高效建设火神山医院;君可见,企业工人放弃假期休息赶回工厂工作,只为保障口罩供应。即使是疫情当下的普通民众,不懂医术,也非家财万贯,但因心中的善意与良知,在政府的组织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生产生活,也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每个人的能力或大或小,可只要人人都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算是绵薄之力,也能让这个社会看到温暖与希望。我们都以为自己成为不了英雄,其实所谓英雄也不过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执念有欲望,却能在危难之际无怨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你可能拯救不了世界,却可以点燃生的火苗。星星之火,却可以燎原,微弱的光亮,却可以指明前途的方向。

《我不是药神》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愿世界美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追光者,亦为英雄。我们需要英雄,是因为这个世界总不太平,战争、疾病、贫穷,人们常常陷于苦难。苦难中的人们,总期盼于神明降临,却忘记人类本身其实就是最伟大而神秘的力量。战争年代,保家卫国、不惧生死的战士是英雄;贫困时期,分发食物的善主是英雄;而今疫情,冲向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运送医疗物资的货车司机是英雄,待在家里不乱出门的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英雄。其实,就算是在平常无奇的生活里,多向身边人投以善意,也能体会到助人的快乐。正如《百年孤独》一书中写到,“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英雄,并不是超能力的代名词,而是象征闪光的人性美好。个人的力量微薄,却因团结而迸发出无穷的能量,虽是凡人之躯,万众一心,也可比肩神明。

2018级  法学系

朱玲俐

生而为赢,因疫有你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城”折射出了疫情蔓延时中国城市的现状,但是“遥望”两字却表现出了全国人民对湖北的期盼,对武汉的深切关爱,即使疫情再严重也阻挡不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战”决心。生而为赢,因疫有你,如今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想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送给我们最美的最可爱的最勇敢的逆行者们,愿你们穿上“金甲”,战胜“敌人”,早日平安归来!

生而为赢,因疫有你,你是那么的美。什么是勇士?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死亡和泥泞的鲜血。就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不惧生死,毅然决然的奔向前线,为了能够更好的投入战斗,最美的你却剪下了长长的秀发,在十几个小时的高压工作之后,厚厚的工作服以及笨重的口罩已经把你漂亮的脸蛋挤压的变了形,但是工作的使命感叫你不能放弃,事实上你也并未放弃,反而是欢快的跳起了舞,这一幕即让人开心又让人心疼,但是此时此刻就是喜欢你短发甚至是光头的样子,喜欢你像一个大笨熊的模样,因为现在的样子就是你最美的样子。在疫情期间,曾经有这样一段视频让我为之动容,女护士隔着一块玻璃痛哭流涕的对着自己男友说:“我现在真的好想抱抱你,可是我不能!”她这是用自己的幸福,换来更多人的幸福啊!尽管眼泪让你的脸变成了花猫脸,但是我相信此时此刻的你在你男友心里是最美的。他一定也是很爱你、很想你!

生而为赢,因疫有你,你们是那么的伟大。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我想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奔赴战场的吧!当这个疫情蔓延至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春节时,当这个确诊人数已经超过非典的春节假期时,当在这个超长的、闷守在家里的春节假期时,每个人都经历了慌乱、紧张、惶恐、惊疑、甚至沮丧的心路历程。而一位84岁老人钟南山和一位74岁李兰娟院士的几次露面,却如同定海神针,给慌乱中的人们以镇定和希望。他们集医生、院士、知识分子、技术官员、敢言者、全国人大代表、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体。17年前,他们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情瞒报情况时横空出世,为世人所熟知、所敬仰。积17年声望与风骨至今,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到来时,人们对他们的情感,已经深厚到必须由沉甸甸的四个字来表达:国士无双!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到的: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的,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一次,钟南山以及李兰娟院士还和17年前一样,还是最勇敢的人,还是最伟大的人。

生而为赢,因疫有你,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想这四句诗应该很熟悉吧!没错这就是一位14岁的日本小女孩在捐给武汉的物资上写的两行醒目的标语。最令人动容的是这名日本女孩在这寒风凛冽的天气中身穿中国旗袍,怀抱着捐款箱从早跑到晚,拼命的给人鞠躬,还号召日本民众为武汉捐款,这样的女孩,你的善良就是这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武汉人民的心,更融化了全国人民的心。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这句话形容巴铁再合适不过了,在所有国家捐献的物资当中,巴铁的物资是最为特殊的,包装有大有小,甚至有些是被压得皱巴巴的了,这些凌乱到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的物资,实际上却是整个巴基斯坦和他的所有人民最货真价实的心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这种“穷亲戚”不是看我们要多少,而是看他们能给多少,可以说这次巴铁是倾尽所有,尽了所有的心意!你们的善良就像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滋润了武汉人民的心,更灌溉了全国人民的心。

这场战“疫”,我们全民皆兵、上下一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武汉的樱花等我!武汉的热干面等我!武汉的那个她等我!

2017级  法学系

谢安

致敬逆行者

——白衣天使

白衣大褂

透明护目镜

蓝色口罩

他们是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

他们

不分昼夜

抗击疫情

奉献力量

传递温暖

他们

义无反顾坚持“逆行”

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

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

守护的是生命与希望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

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点赞

研究生院2018级

冯金平

致母家书

戊戌年末似昔年,春运启动忙翻天。

难料新冠崛地起,繁华骤停众人怨。

车站工作不能断,家母坚守第一线。

总有惦念万万千,难忆多久家未圆。

女儿知您责任强,愿您工作能顺畅。

奈何疫情肆虐狂,岗位安全难保障。

徒有担忧无力挡,女儿心中愁断肠。

惦您双腿有无恙,念您腰椎可健康。

愿您能得一时休,盼您春来人亦归。

为母而刚待家中,后援稳固方从容。

夜至盼得母归家,黎明未亮又出发。

母亲常读党员章,以身立志显荣光。

入党初心不曾忘,女儿亦是红心郎。

牢记多难能兴邦,报国为民是信仰。

母亲您且踌躇去,勿念家事分神思。

女儿以母作榜样,敦敦教诲在耳旁。

平凡母亲伟大岗,恰如您名意味广。

伟业前线您来卫,东站终迎春风吹。

坚守前线人心慰,平安出行最相配。

疫情不灭我不退,叫那病毒去见鬼!

2017级 研究生院

赵文佳

抗击疫情,每个人都是“逆行者”

我庆幸我生在中国,因为在这汹涌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逆行者”。

疫情到来时,正逢中国人最热闹的春节,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离开父母亲人,冲在一线。那本是团圆的日子,但更是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是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像一道光,照亮抗疫之路。寥寥数日,无数人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守护武汉,为我中华。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这个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切凶险都是未知的,每个人都会心怀恐惧,出于责任和担当,有些人选择了无畏逆行,这就英雄——纵使恐惧但最终战胜恐惧的人。为了采集标本,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们每天要近距离接触病人,那是上万个标本啊,他们每人要采集多少次,要同病人接触多少次,可想而知。“穿着防护服,带着绷紧的口罩,脸上布满了印记,每天累到身体发软才会暂时忘记恐惧。”他们是医者,也会恐惧,但也是明知危险也要战胜恐惧挺身而出的人。

医生护士,党员干部,公安战警,军人,青年志愿者,物资捐赠者,货物运输者、生产者,以及响应政策不出门、科学自我隔离的普通大众、身在家中线上学习的学生,从冬天到春天,所有人都在努力着。盼啊,盼凛冬去、春回大雁归,望疫情早日结束。

疫情面前,党员干部显担当。我们看到了,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战斗在最前沿。在医生救死扶伤阵地,各地医护人员火速前往武汉;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与时间赛跑,通宵达旦调运物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火速完工,一座座方舱医院改造完成;在社区防控阵地,无数党员干部和广大社区干部一起,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疏导,宣传,跑腿,跟居民联络,安抚人心,在千家万户面前,守住了老百姓的健康,疫情终有效遏制。

医无私,筑起白衣防线。1月18日,已是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带着一张无座车票,逆行武汉,奋战在抗疫最前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始终不下火线,只为从病毒手中抢回更多的病人;“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请大家不要告诉我的父母,唯一的要求是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首次出征的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95后”护士李慧冲锋在前。还有那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逆行而上,远赴湖北,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同疫情作斗争,他们是白衣天使,是我们心中的光,因为他们,我们饱含希望,因为他们,我们无比牵挂,心中无数次祈祷,你们要平安归来。

警无畏,他们整装在前,筑起高高“防疫墙”。为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防控防疫,维护社会的大局稳定,寒冬下无数公安战警防护武装,日夜坚守“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当我们被通知不要出门、家里最安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但看外面,封城、封村,每一个出入口都有公安战警的严防死守,为我们筑起了一堵高高的“防疫墙”。

民齐心,那是最坚强的后盾。这是一个民齐心的大国,面对疫情,所有人听从指挥,隔离在家,不出门,不添乱,不信谣,在后方默默为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加油鼓劲,捐赠物资,看到抗疫中的感人故事时会激动的落泪,会在心中无数次大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学未停,祖国的未来、肩上的担当与责任我们永远记得。在这特殊时期,我们未曾忘记学习,即使停课,决不停学。也许不能到抗疫一线救死扶伤,但我们可以宅家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蓄力量,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为青年一代,会永远记得。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奋斗在疫情防控战线,拼搏奋战;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1.2万名是“90”后;更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投入到社区防控防疫工作中去……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勿相忘,进取之,奋勇而争先,让青春闪光。我相信,中国梦一定会实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希望,可以发挥所长,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面对疫情,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同作战。前方,无数平凡英雄在抗疫一线同生命同病毒作斗争,后方,国际社会施以援助,各行各业对抗疫防疫人员鼓劲支持。心连心,共奋斗,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中华民族,是愈挫愈勇的民族,终将战胜一切苦难,崛起于世界。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当年汶川地震,温总理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这四个字,无论是地震突发,还是疫情来袭,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我庆幸,我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个人都是“逆行者”,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而行动着、呐喊着、努力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定抗疫情,必战时艰。

2017级 管理与经济学院 国贸专业

侯梦伟

以上是第五期抗“疫”作品选推

那一天 值得等待,那一眼 满载星海

齐心战“疫”,青春有我

(编辑:应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