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otice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赴井冈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15 10:07:42浏览次数: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发展历史,感悟红色革命精神,探寻中国传统陶瓷文化,75日至9日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夯实信念基石。

75日实践队首先来到了井冈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了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朴素的生活环境,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进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博物馆内各类历史文物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通过聆听讲解员的解说,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76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并为牺牲的革命先烈们默哀。

下午,实践队员们来到黄洋界。1960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正面写着“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十一个大字,背面题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黄洋界上炮声隆”,实践队员们站在黄洋界石碑下齐声朗诵毛主席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通过豪情万丈的诗句回忆黄洋界保卫战,重温井冈山革命精神。

77日,实践队前往茅坪革命遗址,分别走访、参观了八角楼毛泽东旧居、中共湘赣边界“一大”会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和陈毅同志旧居、象山庵等地。实践队在八角楼毛泽东旧居里看到许多保存下来的历史痕迹,墙上还存有当年红军战士写的标语,室内陈列的床架、书桌、砚台、油灯、茶几、高背椅等物均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当年居住时使用的原物。卧室的光线昏暗,靠窗的书桌上摆放着一盏油灯和一个砚台。在这样偏远的小山村里、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也点亮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之光。实践队员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感动着。

在谢氏慎公祠里,带队老师黄洪燕给实践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192710月至19292月,毛泽东同志在八角楼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坚定了边界军民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必胜信心,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老师慷慨激昂的话语和讲授的生动鲜活的实例让实践队员进一步理解了井冈山斗争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深刻影响。

78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来到了井冈山南山公园。在南山公园火炬广场的红色火炬下接受井冈山精神的洗礼。随后,实践队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实践队员怀着深深的缅怀之情进入了纪念馆正厅,在写着“死难烈士万岁”的石碑前,对革命先烈深深鞠躬,表达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实践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进行了一次特殊而又庄重的入党宣誓。

为传承红色基因,扎实专业知识,勇担时代使命,7月9日,实践队来到吉安市永和镇的吉州窑博物馆进行研学。馆内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古代的吉州窑陶瓷文化以及吉州窑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实践队员们以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对吉州窑陶瓷文化遗产的了解,老师也通过现场举例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指出同学们平时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鼓励大家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理解传统陶瓷工艺与陶瓷文化,学习好专业知识,将来为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时5天的赴吉安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通过重温过去那段峥嵘革命岁月,学习革命先烈困境图存、险境无畏的革命精神,队员们充满对革命先辈的追思和崇敬,对如今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队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时刻铭记先辈的苦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专业所长,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潘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