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otice

团情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陶大学子风采】勤积跬步,方可致千里——访2017年度“十佳优秀大学生”齐荟仟

发布时间:2018-01-21 14:17:28浏览次数:

(文/李吟秋 温欣)齐荟仟,2014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1班学生。瘦瘦小小的她,身上蕴含着大大的能量,获得一次国家级荣誉,三次省级荣誉,三次校二等奖学金,六项发明专利已获国家专利局受理。她兼修英语专业,IELTS 6分,现已收到悉尼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并带领集体获得了校十佳“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班长曹洋这样评价她,“荟仟刻苦钻研,敢于挑战自己,认真负责,能力超群,经常为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是大家的知心朋友。”

“大学四年我习惯了同一个时间段完成多件重要的事情,习惯了接受挑战。”她满怀信心地说道。

对于自己的成绩,她对学校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她表示,很荣幸自己能赶上这个处处充满机遇并有着丰富资源的时代,见证了陶大由陶院更名的历史性时刻,也赶上了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唯一一次按照大一整学年成绩划分出卓越工程师班,以及迎上陶大的首届十佳优秀大学生评选。

如今大四的她,没有焦头烂额、没有茫然无知,四年里她习惯在忙碌中找到进步的满足感。“四年的时间,我从懵懂无知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陶大塑造了今日的我。”她满怀感恩地说道。能参与十佳大学生的评选,她认为是学校对她四年的一个肯定,也是对她未来的一个期待。

在学习方面,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学是个积累的过程,和有专研精神、能坚持的人在一块,慢慢的自己也会变得优秀。”她懂得借鉴他人的方法与见解,帮助自己寻找到合适的方法度过难关。大三的时候她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的时候,她会找学姐学长们寻求一些经验,包括考研资料的推荐......

高效率的利用时间,成为了她的特点之一。“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是我的成长路线,教室和图书馆带给我专业上的知识,实验室磨平了我的性子,也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恒心和创新。”所有的事都有因果,她投入了时间,也将收获成长。

忙碌的她努力提升自己,她用自己的出色赢得了参与极率公司冯涛博士主导的多孔陶瓷制备项目的研究,研究成果形成的六项发明专利已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荣誉与成果,结结实实填满了她大二和大三的生活。

齐荟仟注重公益。“事实上对于学习态度的转变源于一颗想做公益的初心。”这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她说她最大的梦想除了做一名科学家之外,还想成为一名慈善家。

“做公益无关年龄,只关乎于你想帮助于他人的那颗善心。”她说道。初中毕业的假期,她通过互联网找到四叶草社区公益组织,前往悦苗寄养院和致康园,在那感受到与她同龄却只能瘫痪在床的那种触目惊心,让她坚定了做公益的心。

大二的她曾去河南安阳支教,曾参加瓷博会担任德国梅森展区志愿者,同年被评为校“最美志愿者”。但她深刻意识到,只有继续强大自己,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带着想成为慈善家的目标,一直走到今天,也将陪她走向未来。

  

每个人都会有休闲放松的时候,“我把自己叫做‘打不死的小强’,累了的时候我会去打打篮球,听听音乐,或者看看我很久没翻过的散文。再或者打个电话给远方的闺蜜,聊到忘记了身上的疲惫。学习真的需要劳逸结合,差别就在于劳和逸的比例差。”在她的脸上,总是能看到笑容和自信的样子。